金边 皇宫和银塔
7:30-11:00am 和2:30-5:00pm
皇宫拥有传统的高棉式屋顶和华丽的屋檐,建筑非常壮观,与曼谷皇宫非常相似。
皇宫仿佛是一片静谧的绿洲,掩藏在护墙内 和迷人的庆典建筑下。作为西哈莫尼国王的官邸,这片巨大的建筑群仅有部分对公众开放。只允许游客参观皇宫内的银塔和周围的院落。银塔内部不许拍照和摄像。
周日皇宫人满为患,但也是一种与当地人一起游览皇宫的有趣方式。
Chan Chaya亭
游客进入皇宫院落的入口,这里曾经有柬埔寨古典舞蹈表演。亭子有时会在晚上亮灯。
君王殿
君王殿屋顶有一座仿吴哥窟巴戎寺而建的59米高的塔。君王殿是举行国王加冕仪式和外国使节递交文书等仪式的场所。许多原来摆放在殿内的物品被红色高棉破坏。院内有一个古怪的铁屋,它是法国拿破仑三世送给诺罗敦国王的礼物,完全没有考虑到柬埔寨的气候问题。
银塔
银塔因覆盖其上的5000多块银片而得名(每片1公斤),银片合计重达5吨。大多数银片表面都涂有保护层。通往银塔的台阶是由意大利大理石制成。塔内的绿度母佛像,人们认为是由绿宝石晶体雕刻而成--放置在镀金的基座上。
基座前面站立着一尊真人大小的,镶嵌着9584颗钻石的佛像,最大的一颗钻石重25克拉,金质佛像重达90公斤。
金质佛像正前方有一个贴金银片的小佛塔,里面是取自斯里兰卡的佛舍利。
左侧是一尊80公斤重的铜质佛像,右侧是一尊银质佛像。右侧较远处,一些纯金小佛像正在讲述佛教的故事。
神殿后方是一尊来自缅甸的大理石立像。附近有一张国王在加冕时曾经用过的床,这张金床重23公斤,要有12人才抬得起来。
银塔外墙周围放置的物品能够充分体现高棉艺术的精湛,其中包括表演古典舞使用的精致面具和一打纯金佛像。
银塔外四处墙壁上的壁画讲述了Ramayana(罗摩衍那,据说是柬埔寨守护神)的故事,包括生动的Lanka战争画像。
院落内其他建筑包括(从北门开始顺时针方向):Mondap(图书馆)内收藏有大量书写在棕榈叶上的金色经文;诺罗敦国王神祠;诺罗敦国王骑像...以及一个钟楼---用敲钟来表示开门和关门时间。
金边国家博物馆
雕塑
目前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柬埔寨雕塑造于公元6世纪。多数是四臂或八臂毗湿奴像。
在金边的国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尊巨大的八臂毗湿奴神像:高约270CM,具有高棉艺术风格的马蹄形支柱支撑的神像:短腿、鹰钩鼻、小眼睛,腰部向前突出。这是必看的三座雕像之一:
必看的三座雕像之二:横卧的毗湿奴神胸像:一座失去了身体部分的青铜雕像:表现的是梵天从毗湿奴神的肚脐中诞生的情形。神像面部表情温和、手部线条优美。
此外国家博物馆还陈列着一尊诃里诃罗神像,这尊神像造于公元7世纪末,集毗湿奴和湿婆神的神韵于一体,但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埃及小人,这不禁让人们想起各国雕塑艺术之间的渊源: 印度雕塑借鉴了希腊雕塑中的诸多元素,而希腊人的雕塑艺术技艺又源于古埃及的法老。
10世纪末的女王宫风格被认为是东南亚艺术发展的巅峰。国家博物馆陈列着一件这一时期的瑰宝: 这尊砂石雕像刻画了湿婆神将坐在膝上的配偶女神拥在怀中的场景。11世纪的巴芳寺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女王宫雕塑的启发,其中许多杰出的作品几经辗转得以保存到了今天。
吴哥窟时期的雕塑给人一种保守和僵硬的感觉,缺乏早期作品的优雅,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的才华更多地表现在吴哥窟雄伟的建筑和无与伦比的浮雕上。
吴哥雕塑艺术的最后一个高峰出现在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的巴戎寺时期。陈列在国家博物馆中的闍耶跋摩七世像代表了这一时期作品的最高水平。这个雕像凸显了这位伟大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庄严、宁静的一面。必看的三座雕像之三 阇耶跋摩七世冥想姿势的坐像:虽然失去双手但仍然体格健壮的壮年时代的国王形象,被称为高棉雕刻中最有力度的雕刻:
暹粒
暹粒是一座小城市,驾车走遍全程只需要一到两个小时,它以老市场为中心。吴哥窟和吴哥王朝分别位于暹粒6公里和8公里处。
人们来到暹粒都会去参观吴哥遗址,市区内的景点与周边景点相比显得黯然失色。话虽如此,最吸引人的景点还是寺庙!
吴哥
柬埔寨的确是亚洲寺庙之国,该国到处可见丰富的庙宇遗产,其中既有坐落于山巅的辉煌气派的庙宇,曾被人遗忘的丛林禁地,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河床雕刻和吴哥王朝之前的砖城。
吴哥周边的主题象征和人物
吴哥窟到处都雕刻着神话和传说,象征和符号,以及数千年历史中的人物。解释这些雕刻相当困难,因此我们着重介绍宏伟寺庙周边最常见的雕刻:
阿布沙罗斯
是天仙或女神,也称为仙女。这些美丽的女性图案装饰了许多庙宇的墙壁。
阿修罗
图像乳海翻腾里的魔鬼,比如吴哥窟里就有。
提婆
神话乳海翻腾里的善神。
Essai
印度教哲人或苦行者。常常可以看到这些有胡须的雕像盘腿坐在柱子或者侧墙底部。
火焰
火焰主题可以在侧面台阶和门口看见,旨在净化进入寺庙的朝圣者。
揭路荼
是毗湿奴的坐骑。有的是庙里踏实半人半鸟的样子,在闍耶跋摩七世的旨意下,让它和老对手联合起来,意在促进宗教统一。
湿婆神
指定的寺庙守护者,他的胃口极大,因为他试图吞食自己的身体。他出现在许多寺庙的门口上,但仅有一个巨大的头像。
林伽
是繁殖力的生殖象征。最初可能出现在大多数印度寺庙的塔里。
莲花
是另一个纯洁的象征,广泛运用于塔身和大门台阶,以及各种装饰。
马卡拉
是一条有网状颚的巨大海蛇,在三角墙的角落出现,向前突出一个林伽或者其他动物。
那伽
是一条多头毒蛇,林伽同父异母的兄弟和敌人,控制雨水和王国的繁荣,出现在引道、门口和屋顶。
南迪
是湿婆神的坐骑公牛。
葡萄藤
另一个纯洁的象征,常装饰在门口和横楣,意在净化前来朝拜这个人间天堂和众神住所的人们。
阎摩
即死神,负责管理地狱和判决去世的人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优尼
是女性繁殖力的象征,结合林伽来产生可以生儿育女的圣水。下图中,上面是林伽,代表男性;下面的方框就是优尼:
圣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