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回到家乡有段时间了,老人们曾有这样一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家是如此,故乡亦是如此,国也应如此。

       我是在岳阳楼下,洞庭湖边长大的,离家不过几年,家乡并无太大改变,只是对家乡的回忆更愿意停留在童年时。

        一条沿着湖的窄窄老街,两旁绿树成荫,茂密枝叶使整个人行道都成了阴凉处,即便三伏天在街上走,湖风吹来,也会觉得凉爽,到了最热的中午,整个城市都很安静,人们大多有午休的习惯,街上人很少,车辆也少,无需按喇叭,短距离运输还是以板车为主,偶尔见了辆三轮车也是稀罕。

       老街留给印象最深,也最能激起回忆的是那句至今还令我倍感亲切叫卖声:

       “冰棒!香蕉冰棒,冰棒!南正街冰棒!  ”

         到如今还能清晰回忆起那味道,只是遗憾无法再感受到了。

         儿时家境还算不错,总会有些零花钱,每天大致中午时分冰棒箱会经过门口,一到这时,会变得异常敏感,往往叫卖声还在很远处就能听到,丢下一句“卖冰棒的来了。”窜出家门,身后留下大人们的感叹“小孩耳朵就是好。”

        记忆里卖冰棒的永远是个老婆婆,可能是她们和蔼一些的缘故吧。

        见来了顾客,老婆婆会取下单肩背带,把小木箱小心翼翼放到地上,箱子是有些分量的,泡沫箱是在读书后才见到。

         在没有确定顾客要买的种类与数量前,箱盖不会打开,是担心热气过早进入箱内后,冰棒存放时间会减少,一大早进冰棒的数量与卖完的时间也是提前预判好的,如果买完前化了,或是因为变天,运气等因素没能卖完,一天也就白辛苦了。

        “一支香蕉冰棒。”边说边把钱递过去。

        每到这个时候,老婆婆动作会慢下来。

        在婆婆腰带的正中间,会有个自己缝制的布口袋,深蓝或是黑色。收钱,取钱,找零,放好,一步步有条不紊,无论顾客多少,次序与频率都不会有丝毫改变。

         蹲下身子,打开箱盖,一层层翻开棉被,迅速取出最里面的冰棒,然后又迅速盖上棉被,把棉被接近箱子边的四周按紧,再盖上箱盖,按几下,确保封严实了。

        有件事始终无法理解,冬天晚上睡觉时,妈妈会帮我把被子盖上,也是把被子周边按几下,自己就觉着暖和了,冰棒暖和了,不就溶了么?

        接过冰棒,迫不及待剥开印有浅蓝字样的包装纸,硬邦邦的冰棒还冒着一丝冷气,放进口里,凉凉甜甜的,用力含上一口,然后拿出来,如果馋得厉害,连续重复几遍会更过瘾,这样吃比咬碎后吃耐吃,见了那些拿着冰棒就一口咬去一大截的人,不会觉得他奢侈或欠嘴,只会当他傻。

        也曾在几个大城市生活过,楼再高,街再宽,也无法和家乡相提并论。如同住了几天高级酒店,再回自家床上躺着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不管人家怎么说,反正我是认定,生我养我的地方,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市里的时事展示课在我的家乡我的母校举办,按文件规定各个学校可以派三名教师参与听课,我异常积极地争取前去的机会,不是...
    坐忘mao阅读 210评论 1 0
  • 一直呆在故乡的时候,对它没有半点感觉。直到我离开故乡,故乡的一切,在我的心里,才无比的清晰起来,那样的让我怀念。 ...
    云淑阅读 170评论 8 6
  • 哪里都有流氓恶霸不是?在这一带,老独就是数得着的流氓恶霸。 老独从偏远地娶了个苦命媳妇儿,生了个姑娘不到两岁,儿子...
    CHEN琛阅读 215评论 0 0
  • 最后一章,文中说到的改变可以用到生活的个人领域,也可以用到更大的社会 系统。我们要以更开阔的眼光,将改变运用到更多...
    木尔秋秋阅读 97评论 0 0
  • 昨晚失眠了,12点入睡,翻来覆去到2点都没睡着,我想大概是大姨妈要来了吧,女生总会在来之前那么几天会失眠的。实在是...
    爱妃笑笑阅读 295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