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人需在事上磨 -陆澄录1 - 艳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越来越喜《传习录》学习,虽很艰苦,但每一天,都觉得心上功夫在增长。

先来两剂先生良药: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白日下功夫如感到繁扰,就应该静坐。懒于读书时,就去读书,这都因病给药。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交朋友,要相互谦下则受益;互相看不起,彼此都会带来损失。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陆澄第二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这,也正是我面临的问题。

这些年自己一直也在修心,努力寻求心灵的平和与安定,颇觉不错,很少浮躁,做事情很容易安定投入,可是可是,每次一旦遇到事,就发现心又会焦躁忧虑。

先生一番话,指出因由,也告之修心方法:

“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 静亦定,动亦定。”

克己,人须在事上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次学习的艰苦,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古文晦涩,经常读不懂,但先生一番话说的极是

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只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或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

前面学习《黄帝内经》时,老师就告知,即使古文看不懂,也要一点点去看,去脑洞大开遐想,尽量不要去网上百度,因为很多译文都有曲解,阳明先生也是这么说,“后世儒生多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如只泛泛了解文字表面意义,不去走心,即使读再多书、能解释很通,但却终身无得!所以看不懂时反复看,反复思量,再不懂,就带着问题往下看,看着看着,就在后文中逐渐领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修心之路如何下功夫,惟精 惟一如何用功,先生说: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立下念头时时念,时间久了自然心中凝聚,天理之念常存,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像孟子说的“美、大、圣、神”。

先生说,立志用功就像种树一样,必须一步一步来,开始只有根芽,后来有了树干,等到长出树枝后,再能长叶,再开花结果。

所以,我们的学习,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就像种下树根,只管用功栽培灌溉好,脚踏实地不空想,何愁没有枝叶花实!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

特别喜欢先生这句话: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愿我们在学习修炼的过程中,时时擦拭心灵上的蒙尘,拥有一颗空灵 清澈 明镜般的内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想要的的是哈哈,你却回复我呵呵。 总不能一直用一套车轱辘话来解释我们的社会现象吧。我觉得真正的出路在于专业人士的...
    上流青年阅读 180评论 0 0
  • 曾经在群里有人调侃运营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市场、渠道、文案、策划、美工、数据分析、产品思路、用户服务、心理学、...
    APP干货铺子阅读 361评论 0 5
  • 今天和胖叔叔一起吃饭(嘻嘻,上次换肾前,在病房里一起等待的有3人。有两个叔叔,我就简称分别一个叫胖叔叔,另一个叫瘦...
    爱娇阅读 79评论 0 0
  • 看不见海的小村 飞扬着千里外的雪 贝壳里的沙滩 与雪地里的梅花 是握不住的时间与融化 你的汹涌澎湃 我的寂寞嘈杂 ...
    菜梗不吃小姐阅读 11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