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收到了上海美术出版社寄来的一本新书《中国兵法故事选》,这套书据说汇集了老一辈连环画名家的作品,原稿藏于民间,是上美首次出版。于是我从头到尾细看一遍,和大家说说感受。
本书整体观感
兵法故事的封面
《兵法故事》有16开大精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先看封面,实在差强人意,看图中旗帜是燕国击败齐国,估计是乐毅伐齐,此故事这在本书中并未提及。再说这种粗犷的线条,写意式的色彩涂抹,都显得毛糙不耐看,难以当得起“大师绘”三个字。
图的边缘题款“家声”二字,显然不是连坛大师郑家声,而是邵家声。邵老笔耕很勤,近年为再版连环画绘制不少封面,只是鲜有佳作。
扉页
看了扉页完整图,我才发现乐毅的长矛是可以伸缩的,在扉页中短了许多。此处采用图文左右排版看起来更顺眼。
本书是陈宏智编著,他是著名连环画家陈光镒的儿子,曾为其父《大闹天宫》、《真假猴王》上色,上色效果令人一言难尽、印象深刻。
用兵如神,胡若佛绘画
本书由九个兵法故事组成,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兵家之祖——姜子牙,和他的太公兵法。
(一幅漂亮的封面彩图可以让连环画“注入灵魂”,这本中每个小故事章节页都是电脑上色,毫无灵魂可言。)
关于姜子牙的传说很多,史书记载却寥寥无几,开篇在历史视角下说太公用兵,总有一些当代人脑补出来的牵强感。
姜子牙宽袍大袖,一幅员外打扮,有了几分富贵气,而斗笠与拂尘则暗示着他的道家渊源。童子展图,山川河流,兵法部署,尽在掌握。
可以看到主体的画幅尺幅够大,画面细节也很凸显,外围则以淡黄色做背景,配上文字。
也许是编者担心画面内容过于单薄,每页放了不少文字,再加上左右大跨度跳转,阅读时并不顺畅。不如做成24开,图文上下排布。在本书预告时也有不少连友提出完全可以做成50开的,文字随之再简练些。
关于图书的吐槽就到这里,下面是我拍摄后修图的内页,这些图稿饱含了老画家的心血,值得慢慢欣赏。
兵法故事连环画欣赏
1.姜子牙用兵如神(胡若佛绘画)
姜子牙制造临车攻打崇墉城(崇侯虎的领地),这在太公兵法《六韬》中有所提及。胡若佛先生的高古游丝描极有远古意境,此书并没有使用原稿,而是采用了黑白高反差修图,所以很多地方线条糊在一起,小尺寸尤可,这样16开大尺幅,图稿质量的缺点一目了然。
书中说姜子牙带兵一会儿呈人字形阵列,一会儿呈一字形,纣王仓促放出的奴隶和囚犯很快就溃不成军,牧野之战就这样一战而定。上图呈现的是万箭齐发下纣王大败的场景。
其实在整本《兵法故事》书中,有相当多的战争画面,构图精妙,值得当代创作者学习思考。
此处姜子牙亲自擂鼓激励士气,对角线构图,右下方丰富饱满,左边则空旷留出透气,子牙的车夫用力扯住二马,使得子牙的鼓点也更有力量感。人、马动作姿态都很考验画家的功力。这样精彩的绘画没有原稿印刷实在可惜呀!
2.李牧坚壁清野(刘汉宗绘画)